清明放假通知 | 天清地明,平肝养阴,中医节气“养”出健康
阅读:


清明时节,天地气清,万物生长。此时人体阳气升发,肝气旺盛,但易受湿邪侵扰,引发脾胃不和、情绪波动等问题。结合《黄帝内经》理论与现代中医实践,我院中医科为您总结清明养生要点,助您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交替之际,自然界的雨水也逐渐增多,若阳气不足以运化这时的湿气,就会出现头身困重、无精打采的问题,故而在饮食调理中,应注意淡渗利湿。


清明节气之后,自然界阳气愈加旺盛,白天越来越长,《黄帝内经》提倡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顺应阳气升发。


清明节气后,自然界阳气升腾,草木葱茏,人体气血亦随天地之势趋于活跃。提倡此时通过适度运动疏泄肝气、升发阳气。以“微汗不喘”为度,既可促进气血流通,又能避免过度耗散阳气,达到“动中求静,形神共养”的平衡。


来源:中医科
编辑:应佳莹
一审:阮奕梦
二审:孔祥玉
三审:陈炜炜
上一篇:国家喊你减肥了!如何科学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