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清明放假通知 | 天清地明,平肝养阴,中医节气“养”出健康

阅读:

 

 

 

 

 

 

 

 

 

 

 

 

 

清明时节,天地气清,万物生长。此时人体阳气升发,肝气旺盛,但易受湿邪侵扰,引发脾胃不和、情绪波动等问题。结合《黄帝内经》理论与现代中医实践,我院中医科为您总结清明养生要点,助您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清明饮食

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交替之际,自然界的雨水也逐渐增多,若阳气不足以运化这时的湿气,就会出现头身困重、无精打采的问题,故而在饮食调理中,应注意淡渗利湿。

 

 

多食时令蔬果

柔肝食材:荠菜、菠菜、山药、银耳等,可养血柔肝、滋阴润燥。

祛湿佳品:茯苓、薏苡仁、冬瓜、萝卜,帮助化解体内湿气。

慎食发物:如笋、海鲜、辛辣食物,以免诱发旧疾或加重过敏。

 

 

清明起居

清明节气之后,自然界阳气愈加旺盛,白天越来越长,《黄帝内经》提倡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顺应阳气升发。

 

 

清明为何不宜睡懒觉?

中医认为,早7时至9时是辰时,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如果春困严重,应注意睡好午觉,这也是保持精力的好方法,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即可。

 

 

清明运动

清明节气后,自然界阳气升腾,草木葱茏,人体气血亦随天地之势趋于活跃。提倡此时通过适度运动疏泄肝气、升发阳气。以“微汗不喘”为度,既可促进气血流通,又能避免过度耗散阳气,达到“动中求静,形神共养”的平衡。

 

 

推荐运动

1️、和缓运动型:如健走、慢跑等,这种快慢相间的运动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改善心肺功能。

2️、休闲趣味型:春游赏花、放风筝、踢足球等,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对维护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3️、保健养生型: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健身术,可强健人体的精气神,对中老年朋友更为适宜。

 

 

清明保健

 

 

健脾祛湿:叩打膝关节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健脾有益于增强身体化湿能力。

操作方法:用双手空掌有节奏地拍打膝关节两侧,力度由轻至重,叩至膝关节舒适发热为佳。

疏调肝气:擦胸抹肋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有舒展、升发的生理特性,关系着全身气机的调节。

操作方法:用双手掌循着两侧肋弓左右交替进行搓抹,搓至肋弓发热舒畅为佳,不计次数。

 

 

来源:中医科

编辑:应佳莹

一审:阮奕梦

二审:孔祥玉

三审:陈炜炜

上一篇:国家喊你减肥了!如何科学减重?

下一篇:康复科普 |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康复

康复设备/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挂号系统/REGISTRATION SYSTEM

顾连康复医院提醒:请根据提示准备填写信息,以确保医生给您提供专业的分析和治疗建议。信息已经加密,请放心填写,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请保持电话畅通。

您的姓名:
您的年龄:
电话号码:
病情描述:

自助预约挂号平台

Self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