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安全指南|认识“高警示药品”,守护用药安全
我们日常用药中,有一类特殊的药品被称为“高警示药品”,它们就像药品世界里的“高压电线”,根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布的《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高警示药品被定义为“一旦使用不当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其生命的药品”。

高警示药品实行A、B、C三级管理模式,其中:
A级:
B级:
C级:
A、B、C三级分别使用红、黄、蓝色作为底色的标识进行储存标识管理,就像交通信号灯一样用颜色区分危险程度。

认识与意识:知道家里有没有这类药
常见家庭高警示药品:
降糖药:
阿卡波糖,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各类胰岛素,过量均可致低血糖,胰岛素更是显著。
抗凝药:
如华法林、利伐沙班(吃多了会引发出血)。
强心药:
如地高辛(地高辛的治疗剂量接近于中毒剂量,因此过量极易引发心律失常及地高辛中毒!)。
抗癫痫药:
丙戊酸钠片、卡马西平片。
镇静催眠药:
如安定类(导致跌倒、嗜睡)。
储存与保管:分开存放,防止误用
单独存放:
不要和其他普通药品(如感冒药、维生素)混放在一起。最好有专门的药盒或固定的区域,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如用红色笔标记)。
原包装存放:
务必保留药品的原包装和说明书,上面有最重要的信息。切勿将不同药品混装在同一个瓶子里。
儿童安全:
绝对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和看到的地方! 这是铁律。
核对意识,并且严格执行医嘱
每次服药前,仔细核对:
1. 药名:是对的吗?
2. 服药时间及剂量:严格遵医嘱。不要自行更改时间,调整剂量。绝对不要因为感觉病情好转或加重而自行增加、减少或停止服用高警示药品。任何调整都必须由医生决定。
高警示药品管理体现了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它能够在充分发挥药品治疗价值的同时,将用药风险降至最低。作为患者,了解高警示药品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安全地接受治疗;作为公众,认识这一概念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用药安全意识。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高危”药品将不再是隐患,而成为守护健康的有效工具。
来源:药剂科
编辑:应佳莹
一审:阮奕梦
二审:潘媛
三审:李凯
上一篇:宁波海曙顾连康复医院荣膺宁波市海曙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单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